人像后期,欧美调色案例分享

高光阴影。这个就是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色调。这部分是为了给照片奠定整体的基调。

人像后期,欧美调色案例分享

这个很像PS里的混合通道器调色,而在LR里调整感觉更加简单直观容易理解。主要用来的让照片“色偏”。

案例二

为什么会常有这种蓝色呢?其中一个原因是,青色和蓝色与人们偏向橙黄色的肤色刚好是”互补色”,青蓝色的背景,可以让角色的脸孔更特出;另外,冷色系亦可带来不同的气氛与感觉,在特定的情节中会很有用。

之所以一些颜色看起来会显得高档,其实是因为该颜色传提出的情绪很少。降低色彩饱和度,就是削减色彩对情绪的影响。当观众们从刺激性的、指引性的强色中,渐渐又读出厚重饱满的灰色信息时;就升华出识别变化性、状态性的高级审美。人们开始理解外在自然世界和内在人类世界之间的真实关系。

但如果要得到这种色调,并不是把白平衡调到偏蓝就可以,因为关键之一是让肤色依然保持自然,方法有不少。

人像后期,欧美调色案例分享

本图以蓝色为主。原图色彩较为纯净,所以为后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或许是受到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影响,欧美的照片普遍色彩浓郁,对比度较高,照片质感相对柔和。淡然,特别的色彩和质感在和欧美的模特的骨骼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欧美模特的脸部骨骼相对分明,眼神较深邃。一般情况下,古铜色的皮肤配合浓郁的色彩使得照片锦上添花。

所以首先降低亮度,让皮肤细节更好地呈现出来,而且偏欧美的照片喜欢通过环境来烘托氛围。通过直方图可以看到,调整后的色彩普遍集中在偏暗处,最亮和最暗处都没有色彩,看起来就会很柔和。

人像后期,欧美调色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