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采集”,我们要做触动人心的设计,必须要充分的了解用户内心的所想所感,了解的越充分越接近用户的痛或者他们的渴望,就越能刺激用户的内心,达到我们的设计目标。在这个环节我们通常可以在项目中使用移情图或用户体验地图通过定性定量的方式深入的了解(基于persona)目标用户,也可以学会自己平时多观察生活,通过照片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即是生活,生活中的点滴会给我们更多“触动人心”的灵感,让我们在设计的过程游刃有余。

第二个环节“组织”,在采集环节收集到用户的所想所感,将会在这个环节进行对再加工。之前通过designO2O的思路推导发现“没有的记忆的人是难触发情感的”。我们通过对记忆和情感的相关性剖析发现,记忆和情感都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记忆通常都伴随着情感而情感又有助与加深记忆。

用户体验,如何让用户心动?

所以我们从记忆的角度切入进行了对人们情感节点的探究,继而发现人们的情感节点因人而异,做触动人心的设计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组织一些大家共有的情感节点,而不是寻找使用非常小众的个体的予以设计呈现,在整个设计方法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通过对记忆的研究并结合一些数据资料,推导出了六个可能可以引起用户普遍共鸣的情感节点。

用户体验,如何让用户心动?

时期(比如:学生时代、童年、文革之类的特殊经历时期),地区(好比故乡、家、大多数人都认为家是一种情愫,从这张2014年的春运流量图就可见一斑)、环境(这也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我们通常说触景生情,月亮的阴晴圆缺、雨天、晴天、不一样的天气环境能触发不一样的情绪,撩拨内心多样的情感记忆)、人(最近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在整段视频开始没多久她就提起了她的女儿,当场就触动了很多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事件(浪漫的、喜悦的,悲伤的、比如2003的非典)、文化(通常与节日相关,目前最常见的doodle设计都会优先从这个角度入手,容易普遍的情感共鸣)。

用户体验,如何让用户心动?

这个是我们1688ued2014年做的部分doodle设计。

接下来讲一下这个模型的第三个环节,“反应”,刚才我们通过对大脑中记忆与情感的初步研究得出的若干个情感节点,将在整个情感反应场中承担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什么是情感反应场?

用户体验,如何让用户心动?

所谓情感反应场就是通过象限图将组织环节得到的情感节点放在Y轴同时将采集环节收集到的核心信息要素放在X轴,X轴上的核心信息要素可以是一个也是可以多个,将X轴的核心要素与Y轴的情感节点结合反应形成情感载体的一种思维方法。

我们通过情感反应场找到情感载体并不都是可用的,方法模型的最后是我们需要对刚才获得的各种情感载体进行评估,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三境”验证法来评估和筛选情感载体。什么是“三境”呢?Everything is connecte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艺术来说也有非常多的共通性,我们说的三境就是指诗词中的“物境”“情景”和“意境”她们与我们designO2O思路中的“抄现实”“唤醒”“向往”三个层次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