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利用上图,小晔根据孙郡先生的风格复制了下图。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根据两张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画面大幅的留白是通过技术手段把实景拍摄中的多余素材从照片中抹去,只留下摄影师重点想表现的山石部分。
留白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广泛的应用于绘画、陶瓷和诗词领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如果你使用技术手段让颜色、细节都能百分百相似了,但如果没有留白,就几乎无法成为一张成功的工笔画摄影。
注意
在去除背景的时候,连倒影也没有放过哦!
 
 
 
如果说去除背景多余的部分是减法,那么给山石增加细节层次就是加法。
利用上节课我们讲解过的阴影高光技术,我们可以很好的把照片中表现不够细致的细节提炼出来,并使山石的边缘表现得如工笔画的线条一般清晰可辩。
重点
工笔画的特点就是线条的工整、细腻、严谨,将照片线条化是重中之重。这个步骤可以使用的工具就是RAW的阴影控件和PS里的阴影高光工具。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经过了留白和细节提炼之后,我们需要把颜色也调得如同工笔画一般偏旧纸张发黄的色调。由于我们使用的RGB模式,需要提一下前面我们讲过的互补色知识,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前文我们知道RGB三色完全等值的相加不会对照片产生颜色影响,这也同时证明了我们小时候美术课里讲的“太阳光的白色是由三原色相加而得来的理论”。所以我们调颜色的时候就要充分的利用这一原理。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所以当我们已知要给下图照片增加黄褐色时,我们就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1、直接加黄色再加红色;

2、使用红色和绿色相加得到黄褐色;

由于黄褐色中红的比例会比黄多一些,直接加黄的颜色配比是50%的红+50%的绿,这样得到的颜色与想象之中差别太大,所以在加入了黄色后仍然要增加红和绿来进行手动调节。

参数图如下: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效果如图: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基础有了,可颜色却过于艳丽,这时就需要降低饱和度来达到与旧画纸相同的古朴感。

降饱和度可能一般会想到直接用色相饱和度工具,但我更喜欢使用渐变映射工具,原因是此图的深色部分还过深,与工笔画的那种即使是深色也是浅浅淡淡的感觉不太符合。所以我用的渐变映射也不全是黑白色,而是由黄褐色与白色组合。参数如图: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效果如图: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此时还差旧纸张的纹理感,参数如下: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再重新构图和微调一番,最终成品如下图所示。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这样一张仿工笔画的照片就做成了。

模仿总是简单的,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不容易,谨以此向孙郡先生以及中国工笔画的先驱们致以敬意!

 

再推荐几首曲子给大家,大家可以配合曲子悠远的意境来慢慢欣赏画面。

林海的《琵琶语》、王俊雄的《花间梦事》、金枝欲孽 插曲《笛子二重奏》、梁邦彦的《風の誓い》、矶村由纪子的《风吹过的街道》

 

四、华夏文化

 

传承与革新

 

其实说到新式绘画与传统绘画相结合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时,我不得不提一下----东方画姬德珍,她是第一个惊醒我的台湾插画师;虽佳人已逝,留存的作品现在看来似乎也有些许不足,但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她却是在以日式与美式漫画当道,中式绘画后继无人的窘迫状态中第一个走出自己路线的插画师。

 

2000年左右 德珍作品: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

工笔画,如何模仿孙郡的《芈月传》里的工笔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