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R曲线大法
完成白平衡以后,下一步就是调整曲线。首先将暗部拉亮(很多)亮部压暗。可能大多数人在修图的时候都倾向于利用曲线提高反差,但是我在YouTube上看的几乎所有的人像后期教程都有利用曲线降低反差的这一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根据他们的说法就是在视觉上提升图片动态范围。换言之,这样让图片最黑的地方不那么黑,不管你怎么调整其他的按钮都不会出现非常黑的区域,即使是失去细节,也不会在视觉上有死黑感。而我的理解是,不仅可以提高视觉动态范围,也可以让图片的氛围更好,在曲线上大幅度提高暗部也会产生“胶片感”和压抑的感觉。
如果你是修一张小清新的照片就千万别这么调了,小清新需要的是较高的对比和锐利的细节,这样比较压抑的调法是不可取的。但是这样调整以后,整个画面都灰蒙蒙的了,很不好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曲线进一步加工。如下图所示,把整个画面除了最亮的区域以外都压暗,一方面提高对比度,另一方面让原本亮的刺眼的地方也压暗下来。当然,我更建议的是,提高亮部和高光,压暗暗部和阴影,这样反差更大,只是我这张图的情绪不需要高反差的效果。
好了,曲线调好了,相信每个第一次这么做的人都会觉得很沮丧。因为原本通透的图片突然变得灰蒙蒙不好看了。但是这其实才是每一张好照片开始的第一步,因为你所要提升的反差并不是白色和黑色的反差,而是纯白与纯黑之间区域的反差。
4、色调分离大法
反差是出效果最好的手段,那么除了亮度的反差,我们还可以调整颜色反差。这里就要介绍下LR里面很好用的色调分离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将画面分为明暗两个部分调整色彩,这个工具也是对整体氛围效果比较明显的。一般比较保险的是冷暖色调对比,如果大家看过电影调色的话,不难发现,很多大片,都会在亮部加黄,暗部加蓝。这样可以让画面冲击力更大,尤其是当阴影占的面积较大的时候这种方式非常好用,如果有人看过海螺壳的片子的话,也不难发现,他的调色过程中,很喜欢在暗部加入大量的红色洋红,胶片感非常强,但是这种调色方法,,适合暗部区域较少的片子,因为如果红色暗部在画面中比例太大的话会让画面非常非常压抑。而我的这张片子,暗部其实占的范围很小,人物和背景的关系是,背景亮衬托人物暗。这样的反差关系用红色暗部是很好的,但问题是,红色似乎会打破整体冷色的基调,所以整体思路依然是暗部加蓝。下面图中的调整方案为:高光加入饱和度为7的黄(偏一点点红)阴影加入饱和度为11的蓝调好以上两个以后,感觉画面整体氛围还是不够冷,所以将中间的滑块向左边移动,让蓝色的比重增加。
5、HSL大法
调完色调分离以后就是进一步调色了,打开HSL面板。HSL就是代表了色相(H)、饱和度(S)、明度(L),这也是LR中很强大的一个工具,但是还是慎用吧,除非你调色大师。LZ是个十足的调色渣,所以这里就根据需求来做一个微调。首先,不想要太多绿色,绿色属于比较活跃清爽的色彩,这里还是黄一点好,所以饱和度上减少绿色增加黄色。在明亮度里面,降低绿色黄色这两个原本在背景上占得比重比较大的颜色可以让背景的亮度不那么刺眼。
不要觉得这里调的少就以为了不用多调, LZ习惯在PS里完成调色,所以这里动作小,LR是用来打基础的,但是如果你喜欢在LR里调色的话,建议这里多自己揣摩下。